這個農村是如何通過旅游扶貧走上富裕路的?
發布日期:2019-08-26 點擊數:291
國家對于農村的經濟發展已經開始重視,大部分農村的經濟條件也有所提高,雖說不能頓頓見肉,但偶爾也可以吃上一頓大餐,但殊不知還有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村如今連溫飽都難以維持,所以國家對于這些地區也出臺了很多扶貧的相關政策,希望能盡快摘掉貧困的帽子,而靠鄉村旅游扶貧來讓農村走上富裕路是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怎么做?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遼寧省寬甸縣天橋溝森林公園所在的雙山子鎮黎明村以及周邊的臺頭子村、四平村、井陀村等借助旅游產業現已破繭成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負責旅游規劃的人員把景區的發展和周邊群眾的發展擰到一股繩上,開展了多業態經營,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野山參基地。通過旅游景區拓展產業鏈條,實現了與周邊區域的融合發展,臺頭村、四平村借助景區優勢,打造農家樂和農業觀光園;雙山子村和平坨村發展冷棚種植業;井峪村和北青溝村擴大食用菌種植面積地,各個村子都積極拓展開發自身的特色旅游資源產業,原來村子的人們都要跑到外面去謀求發展,如今村里的人再也不用往外跑了,靠去景區和野山參基地打工就能掙到很多錢。現在,這些村年人均收入保守估計翻了10倍還多。這就是旅游扶貧的最終達到的效果。
下面是幾個村里人對于旅游扶貧的一些感受:
黎明村一個村民一生靠種地為生,但因為地少,收成自然也就大打折扣,生活很拮據,之后通過接受了野山參種植培訓,開始建起了農家樂,來旅游的游客也漸漸增多,旅游旺季月收入可以達到幾十萬,真的都不敢想象。
臺頭村一村民曾經為了掙很多錢就北漂打工了,說實話,干苦力的在北京能掙多少錢?所以果斷回到村子里做起了農家樂,他沒想到特碼村會有這么多游客來!原來280平方米的農家樂早就不夠用了,只能新建一座400多平方米的,如今在短短幾年年收入可以達到幾十萬,高興的不得了。
臺頭村村里成立了民俗旅游專業合作社。他們還與眾多旅游網站合作,開通網上預訂業務。 100多戶的農家樂,全都按照城里“三星級”賓館以上標準建設,旅游旺季時每戶月收入平均15萬元左右。隨著景區知名度的不斷提高,當地農民還有了很多額外的收益。很多在當地普通農產品搖身一變成為了熱銷的旅游土特產,而且在景區賣這些土特產比賣給那些商家,收入能增收2倍以上。這是真正所謂旅游帶動了當地村子的經濟發展啊。
一時的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貧窮,很多村子現在仍然處于貧窮狀態,但沒有人去帶領村子走出貧困,所以要想做好旅游扶貧,先得把這些“懶漢”的志扶一下,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努力的話,是永遠不能讓自己村子脫貧致富的。
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廣西北海旅游游客少,不是因為風景不美,而是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下面是幾個村里人對于旅游扶貧的一些感受:
黎明村一個村民一生靠種地為生,但因為地少,收成自然也就大打折扣,生活很拮據,之后通過接受了野山參種植培訓,開始建起了農家樂,來旅游的游客也漸漸增多,旅游旺季月收入可以達到幾十萬,真的都不敢想象。
臺頭村一村民曾經為了掙很多錢就北漂打工了,說實話,干苦力的在北京能掙多少錢?所以果斷回到村子里做起了農家樂,他沒想到特碼村會有這么多游客來!原來280平方米的農家樂早就不夠用了,只能新建一座400多平方米的,如今在短短幾年年收入可以達到幾十萬,高興的不得了。

一時的貧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上的貧窮,很多村子現在仍然處于貧窮狀態,但沒有人去帶領村子走出貧困,所以要想做好旅游扶貧,先得把這些“懶漢”的志扶一下,讓他們知道什么叫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努力的話,是永遠不能讓自己村子脫貧致富的。
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廣西北海旅游游客少,不是因為風景不美,而是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