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10個痛點
發布日期:2019-12-04 點擊數:453
鄉村振興戰略意見中明確指出:農業要成為鄉村發展的主力產業,讓農民這個職業不再受人歧視,讓農民能在自己的村子里安居樂業。因此也定下了鄉村振興三步走,預計到2050年,鄉村能夠實現全面振興,鄉村經濟全面發展。但這是定下的總的戰略規劃步驟,期間會遇到很多難題,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就帶你了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10個痛點,希望大家都能避開這些問題。
一、各部門協調難度大
很多人說鄉村振興的“主人翁”就是農村、村民,做好美麗鄉村,讓農民掙點錢就搞定了,這種理念是完全錯誤的,鄉村振興規劃會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鄉村產業、鄉村文化、鄉村服務管理、鄉村規章制度、鄉村振興資金哪里來等等,所以做鄉村振興一定不能獨斷獨行,要盡可能的考慮到各方面,進行統籌規劃安排,如果其中有一方面不能做到合理安排規劃,鄉村振興就會停步不前,難有作為。
二、思維觀念比較老套
很多人是固守自己的思維,鄉村振興剛剛做到有起色,農民收入也能有一定保障,就裹足不前,認為只要保住現在鄉村收入就行了,沒必要再進一步的發展。這種固定陳舊思維是害人不淺啊,因為社會發展速度是很快的,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鄉村也要跟著時代的步伐不斷優化提升自己,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三、產業結構不科學合理
三產融合發展程度低,結構不科學合理。產品短缺和產品過剩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市場上安全、綠色的農業產品供不應求,低質產品屢見不鮮。農村土地、勞動力、技術等要素流動性弱,資源轉化能力不強。鄉村振興項目同質化產品嚴重,很難做到突出有特色。
四、科技創新薄弱
動能不足,無法進行科技創新;科技成果的應用和轉化率低;休閑農業,綠色農業等新型產業發展比較匱乏;農業企業的研發能力低下。
五、鄉村文化不能融入鄉村振興項目中
鄉村文化正在逐漸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一些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在很多鄉村中根本看不到。文化資源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文化資源優勢不能有效轉化成為資本經濟。鄉村文化活動缺乏游客參與和互動性,體驗感極差。
六、毫無品牌意識的保護
沒有絲毫品牌意識的保護,也就不能形成品牌效應,這也是推廣意識差的表現,近年來,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蓬勃發展,一些具有傳統認知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在熱火朝天的表象背后,80%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存在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就出現了抱著金飯碗吃不飽甚至沒飯吃的境遇。
七、鄉村難治理
由于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目前“農村留不住人”,大量中青年“到城市找活路”,導致人才、技術、資金的流失,勞動力的大量輸出導致建設主體的缺失;行政村的職能難以轉變,權力傾向于資本化;大規模的社區調整使村民缺乏對社區身份的認識;村子發展好帶來的資金如何分配,如何投資利用等問題還不能做出明確的指示等。
八、不能有效保護村子的生態,過度開發
鄉村就要有鄉村的樣子,要有鄉村氣息,保護好農村原有的生態環境,但很多鄉村規劃根本不會考慮到這些因素,執意要做一些不合理不科學的過度開發,這樣既浪費了資金,還不能對農村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九、農村利益分配機制不健全
集體經濟利益、土地規模化流轉利益、投資者利益、人才利益、村民利益等協調、保障機制不健全,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矛盾凸顯,導致產業項目難以落地,產業發展受阻。
十、缺乏運營推廣
運營推廣是引流的一種有效方式,運營推廣手段也很多,可以是互聯網結合線下推廣,但農村目前還是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對整個市場和新的有效的推廣方式不夠了解,農村即使規劃的再好,也無人問津,這就阻礙了鄉村振興的后續發展。
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
熱門關鍵詞:鄉村振興規劃上一篇:6點告訴你全域旅游該如何更好的規劃發展?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一、各部門協調難度大
很多人說鄉村振興的“主人翁”就是農村、村民,做好美麗鄉村,讓農民掙點錢就搞定了,這種理念是完全錯誤的,鄉村振興規劃會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鄉村產業、鄉村文化、鄉村服務管理、鄉村規章制度、鄉村振興資金哪里來等等,所以做鄉村振興一定不能獨斷獨行,要盡可能的考慮到各方面,進行統籌規劃安排,如果其中有一方面不能做到合理安排規劃,鄉村振興就會停步不前,難有作為。

很多人是固守自己的思維,鄉村振興剛剛做到有起色,農民收入也能有一定保障,就裹足不前,認為只要保住現在鄉村收入就行了,沒必要再進一步的發展。這種固定陳舊思維是害人不淺啊,因為社會發展速度是很快的,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鄉村也要跟著時代的步伐不斷優化提升自己,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
三、產業結構不科學合理
三產融合發展程度低,結構不科學合理。產品短缺和產品過剩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市場上安全、綠色的農業產品供不應求,低質產品屢見不鮮。農村土地、勞動力、技術等要素流動性弱,資源轉化能力不強。鄉村振興項目同質化產品嚴重,很難做到突出有特色。
四、科技創新薄弱
動能不足,無法進行科技創新;科技成果的應用和轉化率低;休閑農業,綠色農業等新型產業發展比較匱乏;農業企業的研發能力低下。
五、鄉村文化不能融入鄉村振興項目中
鄉村文化正在逐漸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一些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在很多鄉村中根本看不到。文化資源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文化資源優勢不能有效轉化成為資本經濟。鄉村文化活動缺乏游客參與和互動性,體驗感極差。
六、毫無品牌意識的保護
沒有絲毫品牌意識的保護,也就不能形成品牌效應,這也是推廣意識差的表現,近年來,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蓬勃發展,一些具有傳統認知的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在熱火朝天的表象背后,80%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存在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也就出現了抱著金飯碗吃不飽甚至沒飯吃的境遇。
七、鄉村難治理
由于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目前“農村留不住人”,大量中青年“到城市找活路”,導致人才、技術、資金的流失,勞動力的大量輸出導致建設主體的缺失;行政村的職能難以轉變,權力傾向于資本化;大規模的社區調整使村民缺乏對社區身份的認識;村子發展好帶來的資金如何分配,如何投資利用等問題還不能做出明確的指示等。

鄉村就要有鄉村的樣子,要有鄉村氣息,保護好農村原有的生態環境,但很多鄉村規劃根本不會考慮到這些因素,執意要做一些不合理不科學的過度開發,這樣既浪費了資金,還不能對農村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九、農村利益分配機制不健全
集體經濟利益、土地規模化流轉利益、投資者利益、人才利益、村民利益等協調、保障機制不健全,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矛盾凸顯,導致產業項目難以落地,產業發展受阻。
十、缺乏運營推廣
運營推廣是引流的一種有效方式,運營推廣手段也很多,可以是互聯網結合線下推廣,但農村目前還是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對整個市場和新的有效的推廣方式不夠了解,農村即使規劃的再好,也無人問津,這就阻礙了鄉村振興的后續發展。
本文原創地址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
熱門關鍵詞:鄉村振興規劃上一篇:6點告訴你全域旅游該如何更好的規劃發展?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