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鄉村振興成功樣本之藍城·悠然南山
發布日期:2019-12-25 點擊數:2193
藍城·悠然南山位于江蘇溧陽戴埠鎮戴南楊家村,對于藍城來說,它是首個田園美學小鎮。對于社會各界人士來說,它是鄉村振興成功的樣本。在這里,你會因為清晰的四季變換,開始思考自己身體的春夏秋冬——經過童年、青少年、壯年、中年、老年,像一條河流一樣,慢慢知道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的不同的景象,了解并學會如何與不同階段的自己相處的方法,記憶中的故鄉、土地的氣味、善良的人情,讓人們盡情享受“新桃花源”的田園生活美學,還原了質樸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場景。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了解這個鄉村振興成功樣本。
一、項目概況
項目位于江蘇溧陽戴埠鎮戴南楊家村,在一片約6500畝(涉及9個自然村)的林麓田野上,以優勢特色農業為內核,以休閑旅游業與現代農業為導向,打造集高品質農業生產、鄉村休閑旅游、山水康養度假、農業創業產業于一體的江南丘陵地區特色田園鄉村和田園美學小鎮。為江浙乃至整個長三角的都市人,找回記憶中鮮活的故鄉。
而溧陽這個“世界長壽之鄉”處于江浙滬中央,不僅到杭州近,到南京更近,高鐵最快只要26分鐘。滬蘇湖鐵路也已獲批,將來從溧陽到上海,只需一個多小時。所以,定位長三角都市人群非常契合。
二、項目特色
1、鄉里人不再愁,城里人找鄉愁
找“鄉愁”
從溧陽高鐵站下車往南,沿著著名的“網紅彩虹路”——一號公路往南,很快能直達藍城·悠然南山。
在廣袤林麓田園里,城里來的新家人可以入住12個中式果園農莊組團,白墻黛瓦,漏窗飛檐,散落在神山的茂林、湖泊間,不到200畝,占整個項目3%不到。
住在這里,你可以看到隱于竹林或鄰近湖水,構成沃野環抱、遠山含黛的田園畫卷;也可以采摘田園里的有機果蔬、植被萌寵,尋回了老人的記憶、澄澈了孩子的夢。
清脆的笑聲,縈繞在田野上空;悠然的生活,如若桃花源里的“心靈的故鄉”。
不再愁
開發者對全村的生活習慣、居住農耕文化、地理和發展優勢進行了深度研究考察,并完成了對整個項目的完整定位和改造方向。
不只以科學的產業模式,幫助農人提高收入;更通過“農居及庭院改造”,讓鄉村變得更加美麗。
9個自然村438戶原住民,從屋舍外立面、污水納管,到庭院營造、道路美化,這座“美麗鄉村”,不僅實現了“面子”美,還要做到“里子”美。而當面子好看,里子舒適,農戶生活質量實現大幅提升,農人也更加愿意,留在鄉村工作生活,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效自然也就寫在了村民的笑臉上。
既將原住民留住、并讓農人收獲品質生活的小鎮,為人們構建了一幅原住民、藍城工作人員、新居民、游客和諧共融共生的畫卷。
2、激活產業,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以恢復土壤、保護生態為宗旨,在流轉的土地上積極推進實施無化肥、無化學農藥的有機生產模式,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體驗農業。
2018年,該區域內已經種植水稻800畝左右、特色果蔬200畝左右、果樹及苗木500畝左右。
同時,為原住民創造了超過百個的就業崗位,吸引有技術、有需求的農民轉型成為領工資的農業產業工人,使農民不僅僅獲得土地流轉的收益,更能切實收獲到村企合作創造的現代農業產業效益、資產收益的增長等所帶來的紅利,在實現土地集約利用、激發生產活力的同時,也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3、吸納年輕人,做有價值觀的“酷農業”
該項目為村子做好了新農居和農村環境改造,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讓農民有了一份優渥的土地租金保障。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就業的機遇。
同時,營造一種人和自然之間無縫隙的接觸和交流,人可以直接地體驗山水之美,鄉野之趣的生活氛圍。這是一種完整的生活方式,不是靠單一的住幾天民宿吃一頓農家飯就能體驗的。而這里面孕育了新的工作前景。
為此吸納了一批的高學歷、有創意的年輕人進入團隊、在這片土地里扎根。他們豐富的城市生活經驗和專業的管理學知識為鄉村的農旅發展帶來了新思路。
這批年輕人認為,只要好玩、且能夠有經濟的基礎,我們年輕人一樣會考慮把在農村生活工作作為人生選項之一。
三、項目啟示
通過對悠然南山的了解,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開發鄉村項目時有所幫助:
1、留下本土村民,留住鄉土的溫度與靈魂
很多項目都會為了方便管理和開發,從而將原住民搬遷出去,但是保留原住民生活區,是保有景區原汁原味,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開發鄉村項目時,既要不搬遷村民,又要留得住村民。
從農業產業角度出發,要將產業做興,讓村民從中能夠賺到錢,學到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不用外出務工;從生活、生態需求方面,對鄉村環境,特別是鄉居等進行改造提升,讓“門面工程”為村民營造“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的桃源生活。
2、吸引繁華都市人,找得回夢中的“鄉愁”
悠然南山的“鄉愁”夢能制造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背靠長三角經濟圈,交通方便、市場客群足以支撐項目的發展。
所以,我們的項目選址就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礎上,植入鄉村空間美學,將農田、鄉居、農事活動等,結合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營造出人們向往的田園牧歌生活氛圍。
3、吸納年輕血液,是鄉村農旅發展新思路
一方面,以前鄉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產業,才會沒有人、空心化,只要把產業做好、特色做好,就會有人來玩,就會有工作機會。年輕人自然會越來越多回來,鄉村就有了希望。
另一方面,了解清楚年輕人心目中是田園生活是怎樣的,并營造出來,完善配套和創業、就業平臺等吸引他們扎根鄉土。
本文來源于網絡整理所得,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文旅部:前三季國內旅游46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62187億元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一、項目概況
項目位于江蘇溧陽戴埠鎮戴南楊家村,在一片約6500畝(涉及9個自然村)的林麓田野上,以優勢特色農業為內核,以休閑旅游業與現代農業為導向,打造集高品質農業生產、鄉村休閑旅游、山水康養度假、農業創業產業于一體的江南丘陵地區特色田園鄉村和田園美學小鎮。為江浙乃至整個長三角的都市人,找回記憶中鮮活的故鄉。
而溧陽這個“世界長壽之鄉”處于江浙滬中央,不僅到杭州近,到南京更近,高鐵最快只要26分鐘。滬蘇湖鐵路也已獲批,將來從溧陽到上海,只需一個多小時。所以,定位長三角都市人群非常契合。

1、鄉里人不再愁,城里人找鄉愁
找“鄉愁”
從溧陽高鐵站下車往南,沿著著名的“網紅彩虹路”——一號公路往南,很快能直達藍城·悠然南山。
在廣袤林麓田園里,城里來的新家人可以入住12個中式果園農莊組團,白墻黛瓦,漏窗飛檐,散落在神山的茂林、湖泊間,不到200畝,占整個項目3%不到。
住在這里,你可以看到隱于竹林或鄰近湖水,構成沃野環抱、遠山含黛的田園畫卷;也可以采摘田園里的有機果蔬、植被萌寵,尋回了老人的記憶、澄澈了孩子的夢。
清脆的笑聲,縈繞在田野上空;悠然的生活,如若桃花源里的“心靈的故鄉”。
不再愁
開發者對全村的生活習慣、居住農耕文化、地理和發展優勢進行了深度研究考察,并完成了對整個項目的完整定位和改造方向。
不只以科學的產業模式,幫助農人提高收入;更通過“農居及庭院改造”,讓鄉村變得更加美麗。
9個自然村438戶原住民,從屋舍外立面、污水納管,到庭院營造、道路美化,這座“美麗鄉村”,不僅實現了“面子”美,還要做到“里子”美。而當面子好看,里子舒適,農戶生活質量實現大幅提升,農人也更加愿意,留在鄉村工作生活,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效自然也就寫在了村民的笑臉上。
既將原住民留住、并讓農人收獲品質生活的小鎮,為人們構建了一幅原住民、藍城工作人員、新居民、游客和諧共融共生的畫卷。
2、激活產業,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以恢復土壤、保護生態為宗旨,在流轉的土地上積極推進實施無化肥、無化學農藥的有機生產模式,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體驗農業。
2018年,該區域內已經種植水稻800畝左右、特色果蔬200畝左右、果樹及苗木500畝左右。
同時,為原住民創造了超過百個的就業崗位,吸引有技術、有需求的農民轉型成為領工資的農業產業工人,使農民不僅僅獲得土地流轉的收益,更能切實收獲到村企合作創造的現代農業產業效益、資產收益的增長等所帶來的紅利,在實現土地集約利用、激發生產活力的同時,也讓農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3、吸納年輕人,做有價值觀的“酷農業”
該項目為村子做好了新農居和農村環境改造,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讓農民有了一份優渥的土地租金保障。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就業的機遇。
同時,營造一種人和自然之間無縫隙的接觸和交流,人可以直接地體驗山水之美,鄉野之趣的生活氛圍。這是一種完整的生活方式,不是靠單一的住幾天民宿吃一頓農家飯就能體驗的。而這里面孕育了新的工作前景。
為此吸納了一批的高學歷、有創意的年輕人進入團隊、在這片土地里扎根。他們豐富的城市生活經驗和專業的管理學知識為鄉村的農旅發展帶來了新思路。
這批年輕人認為,只要好玩、且能夠有經濟的基礎,我們年輕人一樣會考慮把在農村生活工作作為人生選項之一。

通過對悠然南山的了解,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開發鄉村項目時有所幫助:
1、留下本土村民,留住鄉土的溫度與靈魂
很多項目都會為了方便管理和開發,從而將原住民搬遷出去,但是保留原住民生活區,是保有景區原汁原味,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開發鄉村項目時,既要不搬遷村民,又要留得住村民。
從農業產業角度出發,要將產業做興,讓村民從中能夠賺到錢,學到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不用外出務工;從生活、生態需求方面,對鄉村環境,特別是鄉居等進行改造提升,讓“門面工程”為村民營造“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的桃源生活。
2、吸引繁華都市人,找得回夢中的“鄉愁”
悠然南山的“鄉愁”夢能制造成功,很重要的一點是背靠長三角經濟圈,交通方便、市場客群足以支撐項目的發展。
所以,我們的項目選址就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礎上,植入鄉村空間美學,將農田、鄉居、農事活動等,結合當地人的生活方式,營造出人們向往的田園牧歌生活氛圍。
3、吸納年輕血液,是鄉村農旅發展新思路
一方面,以前鄉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產業,才會沒有人、空心化,只要把產業做好、特色做好,就會有人來玩,就會有工作機會。年輕人自然會越來越多回來,鄉村就有了希望。
另一方面,了解清楚年輕人心目中是田園生活是怎樣的,并營造出來,完善配套和創業、就業平臺等吸引他們扎根鄉土。
本文來源于網絡整理所得,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文旅部:前三季國內旅游46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62187億元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