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些主題農莊可以看出一種規劃思維
發布日期:2020-03-31 點擊數:229
一般來說,農莊都是給予人們一種最原始純真的美,在這里不用考慮工作有沒有做完,不用去聽城市的嘈雜聲,這里有的都是山清水秀,新鮮的泥土氣息。這也是主題農莊能夠火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很多人投入到主題農莊建設中,很多農莊最終都因為無法正常運營而倒閉,這就很慘了。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就通過主題農莊案例來解析主題農莊規劃思維。
通過大量的國內外事例分析,我們發現主題農莊經營難題主要體現在:只懂生產,不懂運營;營銷薄弱,淡旺季明顯;產品單一,盈利薄弱;客源不準,資源浪費;黏性不足,重游率低;缺乏聯動,難以借勢。這6類問題可以歸納到運營、營銷、盈利、聯動4個方面,這也是主題農莊最重要的4種發展思維。如何成功運用這4種思維,是主題農莊經營的核心。
一、運營思維:小場地里唱大戲
如何在小場地里唱大戲,對農莊運營者是個不小的考驗。一方面,要以用戶思維為核心,從旅游角度考慮游客為什么來、如何到達、如何游覽、如何消費、傳播什么的問題,同時將產品按照互聯網思維分為引客流、促消費、提品牌、助重游4個類別,明確每個類別的目標和需求。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將農莊發展目標分成人氣、消費、品牌三大導向,逐個攻破。另一方面,要從以合作共贏、平臺化發展的角度出發,將農莊當作一個平臺,與學校、景區、旅行社、企業、政府合作,形成各類基地,合作共贏、利益共享。
德國卡爾斯草莓農莊
憑借一顆草莓,經過三代人的努力,1921年創立的德國卡爾斯草莓農莊成為主題農莊精細化運營的典范。農莊內有免費的兒童游樂區和新鮮的草莓采摘農場,針對草莓研發大量有趣好吃的衍生消費產品,促進家庭消費,是吸引家庭客源的拳頭產品。在休閑度假區,農莊設置了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刺激游客重游。卡爾斯草莓熊IP形象在農莊內處處可見,還進行廣泛的異業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卡爾斯農莊已經開始品牌的二輪孵化升級,準備在浙江杭州進行品牌及項目的復制和落地。
二、盈利思維:聚焦消費人群
農莊作為鄉村生活的一個窗口,無論是生活方式、景色,還是農產品、體驗,都是可消費的產品,需要聚焦人群,充分挖掘家庭人群,重點滿足社會各類團體,兼顧度假養生客群,促進農莊可持續發展。
作為農莊的主力消費人群,家庭人群在主題餐飲住宿、農事鄉村體驗、親子教育娛樂、農產品購買上有較大需求,是值得深挖的高消費、高重游率客源,產品設置應當充分考慮各個家庭成員的需求,創意優先。
無論是商務會議還是團隊拓展或者是兒童研學,社會團體是保障農莊平日收益的法寶,但需要充分考慮團隊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對于度假養生客群,農莊應在長宿產品、精品民宿以及一些鄉村特色體驗、景觀、運動板塊有所考量。
日本Mokumoku農場
日本Mokumoku農場由養豬農戶的經營聯合體發展而成,針對家庭親子客群,以“自然、農業、豬”為主題,把研發、生產、加工、售賣的各個環節和親子互動、親子教育相結合,充分抓住親子客群的消費關注點,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農旅產業鏈。例如,農場內部設置了面包、冰淇淋、香腸等手工制作體驗教室,叉燒、香腸、啤酒的加工坊也以景觀化打造,還增設小悠學習牧場,讓孩子和動物之間充分互動。
三、聯動思維:競爭變合作
主題農莊擁有農業和旅游屬性,但一般項目占地面積都不大,又距城市有一定距離,單個農莊成為旅游目的地難度高且難以長期維持。因此,除了從內部的產品、運營以及營銷上下功夫外,主題農莊還應和外部聯動,合力發展:一種是與產業聯動,以一個農莊為核心,鏈接周邊的優勢產業,形成特色產業體驗區;一種是區域內部聯動,多個農莊組團發展,各自發揮特長、差異發展,形成主題農莊集聚區;一種是景村聯動,圍繞知名景區,打造多個配套農莊,滿足游客不同需求,合力打造旅游休閑度假區。通過聯動發展,能夠實現借勢發展、互惠共贏的效果,也能將競爭變合作、劣勢變優勢。
臺灣大湖草莓之旅
我國臺灣地區的苗栗縣大湖鄉素有“草莓王國”美譽。在大湖農會的引導下,當地深挖草莓這一地區名片,以草莓文化園區為核心,融合當地溫泉資源,打造了一條集草莓采摘、草莓衍生品售賣、鄉村休閑活動、民宿、草莓酒莊、原創美食、特色文創的閉環式鏈條。通過區域優勢產業的集聚,草莓文化園區實現了飛躍性發展,草莓生產加工和草莓休閑觀光各占50%產值,總年產值達4億元。
四、營銷思維:雙微成為主戰場
主題農莊營銷宜將網絡作為主營銷戰場,渠道作為輔助。網絡營銷成本低、效率高,其中雙微(微博、微信)營銷以及短視頻營銷使用效率最高,采取轉發裂變、網紅視頻、會員體系以及社群傳播等方式,能夠大大增加傳播效率。而在渠道營銷上,則更多聚集在學校、景區、企業等專項渠道的開拓上。
同時,主題農莊也要重視節慶和口碑營銷。一方面以品牌節慶、月度節慶、主題活動等吸引大量人群關注和到來。另一方面,提升游客滿意度,引導二次消費和重游。
田媽媽農樂園
田媽媽農樂園是國內專業的親子農業開發運營機構,在北京、上海等地擁有多家兒童主題園區,構建了以家庭會員為核心的吃、玩、游、學的消費生態圈,擁有很強的自主產品研發和整合營銷能力。田媽媽農樂園以小而美為精準定位,核心吸引力是“農業游樂化+體驗課程化”,精準劃分客群,依賴優質的農產品以及針對不同年齡層兒童的100多項親子課程,成功扎根市場。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2020年休閑農業的利好政策又來了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通過大量的國內外事例分析,我們發現主題農莊經營難題主要體現在:只懂生產,不懂運營;營銷薄弱,淡旺季明顯;產品單一,盈利薄弱;客源不準,資源浪費;黏性不足,重游率低;缺乏聯動,難以借勢。這6類問題可以歸納到運營、營銷、盈利、聯動4個方面,這也是主題農莊最重要的4種發展思維。如何成功運用這4種思維,是主題農莊經營的核心。

如何在小場地里唱大戲,對農莊運營者是個不小的考驗。一方面,要以用戶思維為核心,從旅游角度考慮游客為什么來、如何到達、如何游覽、如何消費、傳播什么的問題,同時將產品按照互聯網思維分為引客流、促消費、提品牌、助重游4個類別,明確每個類別的目標和需求。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將農莊發展目標分成人氣、消費、品牌三大導向,逐個攻破。另一方面,要從以合作共贏、平臺化發展的角度出發,將農莊當作一個平臺,與學校、景區、旅行社、企業、政府合作,形成各類基地,合作共贏、利益共享。
德國卡爾斯草莓農莊
憑借一顆草莓,經過三代人的努力,1921年創立的德國卡爾斯草莓農莊成為主題農莊精細化運營的典范。農莊內有免費的兒童游樂區和新鮮的草莓采摘農場,針對草莓研發大量有趣好吃的衍生消費產品,促進家庭消費,是吸引家庭客源的拳頭產品。在休閑度假區,農莊設置了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刺激游客重游。卡爾斯草莓熊IP形象在農莊內處處可見,還進行廣泛的異業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卡爾斯農莊已經開始品牌的二輪孵化升級,準備在浙江杭州進行品牌及項目的復制和落地。
二、盈利思維:聚焦消費人群
農莊作為鄉村生活的一個窗口,無論是生活方式、景色,還是農產品、體驗,都是可消費的產品,需要聚焦人群,充分挖掘家庭人群,重點滿足社會各類團體,兼顧度假養生客群,促進農莊可持續發展。
作為農莊的主力消費人群,家庭人群在主題餐飲住宿、農事鄉村體驗、親子教育娛樂、農產品購買上有較大需求,是值得深挖的高消費、高重游率客源,產品設置應當充分考慮各個家庭成員的需求,創意優先。
無論是商務會議還是團隊拓展或者是兒童研學,社會團體是保障農莊平日收益的法寶,但需要充分考慮團隊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對于度假養生客群,農莊應在長宿產品、精品民宿以及一些鄉村特色體驗、景觀、運動板塊有所考量。
日本Mokumoku農場
日本Mokumoku農場由養豬農戶的經營聯合體發展而成,針對家庭親子客群,以“自然、農業、豬”為主題,把研發、生產、加工、售賣的各個環節和親子互動、親子教育相結合,充分抓住親子客群的消費關注點,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農旅產業鏈。例如,農場內部設置了面包、冰淇淋、香腸等手工制作體驗教室,叉燒、香腸、啤酒的加工坊也以景觀化打造,還增設小悠學習牧場,讓孩子和動物之間充分互動。

主題農莊擁有農業和旅游屬性,但一般項目占地面積都不大,又距城市有一定距離,單個農莊成為旅游目的地難度高且難以長期維持。因此,除了從內部的產品、運營以及營銷上下功夫外,主題農莊還應和外部聯動,合力發展:一種是與產業聯動,以一個農莊為核心,鏈接周邊的優勢產業,形成特色產業體驗區;一種是區域內部聯動,多個農莊組團發展,各自發揮特長、差異發展,形成主題農莊集聚區;一種是景村聯動,圍繞知名景區,打造多個配套農莊,滿足游客不同需求,合力打造旅游休閑度假區。通過聯動發展,能夠實現借勢發展、互惠共贏的效果,也能將競爭變合作、劣勢變優勢。
臺灣大湖草莓之旅
我國臺灣地區的苗栗縣大湖鄉素有“草莓王國”美譽。在大湖農會的引導下,當地深挖草莓這一地區名片,以草莓文化園區為核心,融合當地溫泉資源,打造了一條集草莓采摘、草莓衍生品售賣、鄉村休閑活動、民宿、草莓酒莊、原創美食、特色文創的閉環式鏈條。通過區域優勢產業的集聚,草莓文化園區實現了飛躍性發展,草莓生產加工和草莓休閑觀光各占50%產值,總年產值達4億元。
四、營銷思維:雙微成為主戰場
主題農莊營銷宜將網絡作為主營銷戰場,渠道作為輔助。網絡營銷成本低、效率高,其中雙微(微博、微信)營銷以及短視頻營銷使用效率最高,采取轉發裂變、網紅視頻、會員體系以及社群傳播等方式,能夠大大增加傳播效率。而在渠道營銷上,則更多聚集在學校、景區、企業等專項渠道的開拓上。
同時,主題農莊也要重視節慶和口碑營銷。一方面以品牌節慶、月度節慶、主題活動等吸引大量人群關注和到來。另一方面,提升游客滿意度,引導二次消費和重游。
田媽媽農樂園
田媽媽農樂園是國內專業的親子農業開發運營機構,在北京、上海等地擁有多家兒童主題園區,構建了以家庭會員為核心的吃、玩、游、學的消費生態圈,擁有很強的自主產品研發和整合營銷能力。田媽媽農樂園以小而美為精準定位,核心吸引力是“農業游樂化+體驗課程化”,精準劃分客群,依賴優質的農產品以及針對不同年齡層兒童的100多項親子課程,成功扎根市場。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2020年休閑農業的利好政策又來了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