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想留住游客,規劃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
發布日期:2020-06-15 點擊數:238
田園綜合體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可見其重要性,但很多人對其并不是非常了解,其實圍繞“田園”“綜合”這兩個詞,字面上能理解個大概,具體來說田園綜合體是將生態農業與旅游結合的一種農業形態,其中融合有工業、旅游、創意、地產、會展、博覽、文化、商貿、娛樂等三個以上產業的相關產業與支持產業,形成多功能、復合型、創新性地域經濟綜合體。那么田園綜合體想留住游客,規劃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
想讓田園綜合體更吸引人少不了以下這七個方面的規劃設計:
農業生產種植區:大田園農業生產空間。結合我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遴選合適的種養品種,形成自己的特色農業生產內容。農業生產片區的規劃要有規模效應,能最大化的尊重場地肌理,滿足農作物四季種植的要求;盡量滿足機械化種植的需求;同時考慮機耕道的要求與四季產業的耕作規劃。讓游客認識農業生產全過程,在參與農事活動中充分體驗農業生產的樂趣。
休閑農業景觀區:吸引人氣的核心田園空間。以農業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休閑吸引物,開發不同特色的主題觀光活動的區域。利用當地資源環境開發特色園圃等農事景觀,讓游客觀看綠色景觀,親近自然。此外現代農業設施、農業生產過程、農產品展示等也是構成農業特色景觀要素。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產業鏈現代化延伸。農業產業園主要從事種植養殖生產,及農產品加工、推介、銷售,農產品研發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一般面積較大。農業產業園是田園綜合體形成的基礎。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應發展循環農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新型農業,發展生物工程技術。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可包括現代農業科技園、現代農業創業園等。現代農業產業園以生產為主,也可包含部分農業科普教育及現代農業觀光的內容。
生活居住區:城鎮化得以實現的核心承載片區。通過田園綜合體各要素的延伸,帶動休閑產業發展,形成以農業為基礎,休閑為支撐的綜合產業平臺,通過多產融合與產業聚集,引導人員聚集,形成當地農民社區化居住生活、產業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和外來休閑旅居生活三類人口相對集中的居住生活區域,從而形成了依托田園綜合體的新人口聚集區,構建了鄉村城鎮化的人口基礎。
農耕文化體驗區:承載文化內涵與教育功能。規劃出專門的區域,設置農業博物館、農業示范區、農業體驗區、創意農業展示區等。上述園區均與休閑游憩體驗相結合。其中農業體驗區有鄉野田園風光、傳統農業生產活動、手工作坊、農家生活和習俗等。
休閑康養度假區:打造滿足游客農業創意活動的休閑空間。利用鄉村的山地、森林、溪流、水庫、居民點及鄉村文化等,開展各種各樣的戶外活動及娛樂活動,如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車、漂流、野營、劃船、園藝及各種文化娛樂活動。可設立專門的鄉村自然游憩公園及戶外運動公園。有條件的地區可建鄉村度假村,包括鄉村文化民宿、鄉村酒店、小木屋、別墅、農業莊園等。農業莊園應體現“崇尚自然、高端文化、優雅生活、獨立空間”的特點。鄉村度假村應滿足人們回歸自然,歸隱田園的需求。
衍生產業區:田園綜合體同樣可以在關注農業、農民利益的基礎上,發展衍生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打造多產業融合。可發展的產業要具有農業及區域文化相關性,如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養生養老產業、農業相關文化地產業等,并可發展一些新興產業,如互聯網農業、影視產業、科教產業等。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5點告訴你怎么樣規劃出一個優質特色小鎮?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想讓田園綜合體更吸引人少不了以下這七個方面的規劃設計:
農業生產種植區:大田園農業生產空間。結合我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遴選合適的種養品種,形成自己的特色農業生產內容。農業生產片區的規劃要有規模效應,能最大化的尊重場地肌理,滿足農作物四季種植的要求;盡量滿足機械化種植的需求;同時考慮機耕道的要求與四季產業的耕作規劃。讓游客認識農業生產全過程,在參與農事活動中充分體驗農業生產的樂趣。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業產業鏈現代化延伸。農業產業園主要從事種植養殖生產,及農產品加工、推介、銷售,農產品研發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一般面積較大。農業產業園是田園綜合體形成的基礎。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應發展循環農業、設施農業、特色農業、休閑農業、創意農業等新型農業,發展生物工程技術。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可包括現代農業科技園、現代農業創業園等。現代農業產業園以生產為主,也可包含部分農業科普教育及現代農業觀光的內容。
生活居住區:城鎮化得以實現的核心承載片區。通過田園綜合體各要素的延伸,帶動休閑產業發展,形成以農業為基礎,休閑為支撐的綜合產業平臺,通過多產融合與產業聚集,引導人員聚集,形成當地農民社區化居住生活、產業工人聚集居住生活和外來休閑旅居生活三類人口相對集中的居住生活區域,從而形成了依托田園綜合體的新人口聚集區,構建了鄉村城鎮化的人口基礎。
農耕文化體驗區:承載文化內涵與教育功能。規劃出專門的區域,設置農業博物館、農業示范區、農業體驗區、創意農業展示區等。上述園區均與休閑游憩體驗相結合。其中農業體驗區有鄉野田園風光、傳統農業生產活動、手工作坊、農家生活和習俗等。

衍生產業區:田園綜合體同樣可以在關注農業、農民利益的基礎上,發展衍生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打造多產業融合。可發展的產業要具有農業及區域文化相關性,如旅游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養生養老產業、農業相關文化地產業等,并可發展一些新興產業,如互聯網農業、影視產業、科教產業等。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5點告訴你怎么樣規劃出一個優質特色小鎮?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