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公布
發布日期:2020-07-20 點擊數:213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中國是農業大國,第一產業自然是農業,所以鄉村產業興旺一定是依托農村農業資源來搞的。進而實現三產融合,形成當地地域特色。農業農村部網站16日公布《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今天咱們來一起看一看。
7月17日刊發題為《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公布》的報道。文章稱,農業農村部網站16日公布《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5年,鄉村產業體系健全完備,鄉村產業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鄉村就業結構更加優化,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高,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鄉村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規劃》提出的具體發展目標包括,到2025年,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達到32萬億元,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8∶1,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80%;培育一批產值超百億元、千億元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產值超十億元農業產業鎮(鄉),創響一批“鄉字號”“土字號”鄉土品牌;鄉村休閑旅游業優化升級,年接待游客人數超過40億人次,經營收入超過1.2萬億元;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達到1萬億元,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到1萬億元;農村創新創業更加活躍;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超過1500萬人等。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分別從提升農產品加工業,拓展鄉村特色產業,優化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村創新創業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
《規劃》在最后一章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加強政策扶持。《規劃》明確,加快完善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支撐的政策措施,確保各項政策可落地、可操作、可見效。完善財政扶持政策,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及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
此外,還要鼓勵地方發行專項債券用于鄉村產業。強化金融扶持政策,引導縣域金融機構將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當地,建立“銀稅互動”“銀信互動”貸款機制。充分發揮融資擔保體系作用,強化擔保融資增信功能,推動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系,明確用地類型和供地方式,實行分類管理。
鄉村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培養鄉村“造血”機能:建設并發揮鄉村作為基層經濟單元的生產作用,積極整合并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提升鄉村經濟實力,培養鄉村自身經濟“造血”機能,實現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增加農民收入:加強現代農業建設,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互動發展,增加村民就業機會,多渠道提高村民收入,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3)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水平:積極融入區域產業分工,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發展方式。調整鄉村產業結構,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實現農業高效化、生態化、品牌化、標準化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水平。
(4)弘揚傳統文化:保護和培育以傳統手藝、傳統美食、歷史人文類資源為基礎的相關產業,包括特色農產品生產產業、宗教資源型產業、歷史文化型產業、革命紀念地型產業,以及其他展現農耕文化型產業,弘揚鄉村傳統文化。
鄉村產業發展基本策略
1.夯實傳統農業基礎
農業生產是鄉村的基本職能,各鄉村依托自身的自然資源,發展了包括農業種植、林業、畜牧業、副業(飼料等)、水產養殖業等為主的傳統產業。在鄉村產業發展引導過程中,應有效利用現有的傳統產業基礎,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擴大農業種植規模、創新農業組織方式,進一步夯實鄉村的傳統農業基礎。
2.挖潛特色產業經濟
鄉村特色產業一般屬于鄉村的主導產業,是實施一村一品、推進鄉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內容。針對鄉村產業基礎、發展條件、人力資源和就業水平等因素,整合鄉村各類資源,從區域城鄉統籌和鄉村錯位分工角度,明確鄉村特色產業。在特色產業發展引導中,通過專業化生產、前后向延伸、規模化建設等措施,挖潛特色產業經濟。
3.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就是以農業為基本依托,通過產業集聚、產業聯動、技術滲透、體制創新等方式,將資本、技術以及資源要素進行集約化配置,使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體閑旅游以及其他服務業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得農村產業之間緊密相連、協同發展,最終實現農業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擴展和農民收入增加的發展目標。
上面寫的相對比較簡單,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旅游景區項目策劃如何做?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7月17日刊發題為《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公布》的報道。文章稱,農業農村部網站16日公布《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發展目標:到2025年,鄉村產業體系健全完備,鄉村產業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鄉村就業結構更加優化,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高,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鄉村產業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分別從提升農產品加工業,拓展鄉村特色產業,優化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村創新創業等方面提出了多項具體措施。
《規劃》在最后一章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加強政策扶持。《規劃》明確,加快完善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支撐的政策措施,確保各項政策可落地、可操作、可見效。完善財政扶持政策,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及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
此外,還要鼓勵地方發行專項債券用于鄉村產業。強化金融扶持政策,引導縣域金融機構將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當地,建立“銀稅互動”“銀信互動”貸款機制。充分發揮融資擔保體系作用,強化擔保融資增信功能,推動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系,明確用地類型和供地方式,實行分類管理。
鄉村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培養鄉村“造血”機能:建設并發揮鄉村作為基層經濟單元的生產作用,積極整合并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產業,提升鄉村經濟實力,培養鄉村自身經濟“造血”機能,實現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增加農民收入:加強現代農業建設,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互動發展,增加村民就業機會,多渠道提高村民收入,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3)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水平:積極融入區域產業分工,加快轉變農業生產發展方式。調整鄉村產業結構,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實現農業高效化、生態化、品牌化、標準化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水平。
(4)弘揚傳統文化:保護和培育以傳統手藝、傳統美食、歷史人文類資源為基礎的相關產業,包括特色農產品生產產業、宗教資源型產業、歷史文化型產業、革命紀念地型產業,以及其他展現農耕文化型產業,弘揚鄉村傳統文化。

1.夯實傳統農業基礎
農業生產是鄉村的基本職能,各鄉村依托自身的自然資源,發展了包括農業種植、林業、畜牧業、副業(飼料等)、水產養殖業等為主的傳統產業。在鄉村產業發展引導過程中,應有效利用現有的傳統產業基礎,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擴大農業種植規模、創新農業組織方式,進一步夯實鄉村的傳統農業基礎。
2.挖潛特色產業經濟
鄉村特色產業一般屬于鄉村的主導產業,是實施一村一品、推進鄉村經濟發展的關鍵內容。針對鄉村產業基礎、發展條件、人力資源和就業水平等因素,整合鄉村各類資源,從區域城鄉統籌和鄉村錯位分工角度,明確鄉村特色產業。在特色產業發展引導中,通過專業化生產、前后向延伸、規模化建設等措施,挖潛特色產業經濟。
3.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鄉村產業融合發展就是以農業為基本依托,通過產業集聚、產業聯動、技術滲透、體制創新等方式,將資本、技術以及資源要素進行集約化配置,使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銷售、體閑旅游以及其他服務業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得農村產業之間緊密相連、協同發展,最終實現農業產業鏈延伸、產業范圍擴展和農民收入增加的發展目標。
上面寫的相對比較簡單,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旅游景區項目策劃如何做?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