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融合的4大模式
發布日期:2020-09-11 點擊數:123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發展的一個有力支柱,但要學會利用,而不是各種的網紅項目復制粘貼直接拿來用,未來的休閑農業發展方向是農旅融合,很多人對于農旅融合一知半解,其實農旅融合是以農業為主題的觀光旅游、文化娛樂、休閑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閑度假目的地;廣義來講,農旅融合是以生態農業為基礎,以農村供給側改革為路徑,以文化旅游為新業態,以鄉村產業升級為目標的三產融合、城鄉融合發展模式。今天作為專業旅游規劃公司就帶你了解農旅融合的4大模式。
1、鄉村民宿型
當人們越來越重視自我與個性,傳統賓館、酒店等標準化住宿,因為其呈現出的空間和服務與當下個性化的期待相違和,與人們本性的滿足日漸疏遠,鄉村民宿正式基于這一原因而被關注!
白居易曾說:“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隨著城市環境的惡化,城市人口“避霧霾、避忙碌”的需求,鄉村民宿是最佳選擇。而黃土貴精品民宿,在山野之地為人們打造了一個鄉村家,讓人們可以去體驗那種“晨興而起·荷鋤而歸”的生活狀態,去感受那份“低頭種菜·抬頭賞花”的鄉土情懷。
2、文化創意型
依靠傳統文化創新創意的藝術村/民族村/文創村等,該類型主要依靠歷史文化名村、少數民族村、鄉村藝術家、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對當地民俗文化進行活化創意,以文化創意為主帶動當地的農業和旅游發展。
3、田園休閑型
依靠都市休閑農業做精做美的國家農業公園/農業休閑園(休閑田園、休閑牧場、鄉村營地、養生莊園、市民樂園等),該類型一般是滿足一二線城市都市人群需求的近郊項目,利用生態的鄉村環境為都市人提供一個親近大自然的田園式休閑方式。
4、康體運動型
以鄉村田園為生活空間,以休閑運動、農活體驗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達到回歸自然、修身養性、康體療養等的目的一種生活休閑方式。
通俗的說,鄉村振興是通過鄉村自我更新、產業升級與新業態植入來滿足城市消費需求,帶動當地區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會伴隨吸引聚集都市人群來鄉村旅游,雖然不能說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的核心,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某形態的必然產物。
那么怎樣才能真正的農旅融合發展呢?
(一)基礎設施要加強
(1)旅游交通工程
包括交通基礎線路引導(對接外部交通、打通內部交通)、綠道與慢行系統優化(承接上一層次旅游規劃、完善全域綠道網絡)、交通配套設施建設(完善交通標識、慢行設施)、特色交通方式引導。
(2)旅游服務配套工程
包括線上的智慧信息服務(網絡端和移動端開發),線下的旅游集散服務(服務基營、服務點、自駕游集散中心三類服務設施)、旅游標識系統(綜合介紹牌、指示牌、景點介紹牌三類旅游導覽牌)、環衛設施服務等。
(3)旅游綠化種植工程
包括道路綠化體系引導(集鎮道路、景區外道路、一般道路分類引導)、濱水綠化體系引導、農耕田園綠化體系引導、生活空間綠化體系引導等。
(4)水系界面——旅游水系優化工程
包括生態優化(對本區域水系進行基礎整改,增強水系生態價值)、景觀提升(調整水、岸、林、田、村的關系,優化水系水岸景觀)、豐富游線(農鄉水上游線組織引導)、做足體驗(水上、水邊)等。
(5)鄉貌界面——鄉村環境塑造工程
編制專項技術標準,并給予專項資金補助,聚焦但不限于以下領域:房屋立面優化、道路硬化亮化、村莊綠化、垃圾處理。
(6)旅游環境保護工程
聯合多部門行動,促進本區域環境保護:強化監督管理、增強廢物處理、產業提質增效、強化宣傳教育
(二)運管體制要完善
(1)構建管理機構
成立本區域現代農業園區開發專職部門“管委會”,確定管委會核心職能:現代農業發展、農鄉旅游業發展以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
其中農鄉旅游業發展職能包括編制規劃、規劃推進、招商引資、系統工程、鎮村指導、營銷推廣等。
(2)明確開發模式
農鄉旅游開發模式建議:政府主導(管委會主導下鄉鎮政府執行)+外來投資(純外來資本投資開發+合作開發)。
(3)制定落地政策
土地政策:年度用地供應、用地差別化管理、引導閑置土地資源開發、引導集體土地利用。
財稅政策:財政資金投入、稅費扶持、減輕企業收費負擔。
金融政策:利用眾籌平臺,采用團購+預購形式,向愛好者(全社會)募集項目資金。
(4)實施人才保障
包括人才的培養、評定和引進等。
(三)產品體系要構建
(1)產業要素構建
特色餐飲系統:圍繞本地特色農產品及美食,開發農家、漁家、林家、私家(精品民宿)、商家等不同主題旅游餐飲系列,打造美食農鄉品牌。
特色住宿系統:住宿系統分為酒店、民宿、營地三類,打造立體住宿系統,滿足游客不同層級需求。
景區游覽系統:創新產品設計、升級原有景區,創建新的農業休閑旅游示范點,打造全域旅游產品體驗,最終形成鄉村旅游區+旅游景區+旅游新業態(房車自駕車營地、藝術村落。民宿村落等)的產品體系。
特色購物系統:依托豐富的農特產品和民間特色商品,構建中心(購物市場)——節點(農家、景區、集散中心)兩級購物體系,打造覆蓋全域的購物網絡。
(2)產品體系構建
立足現代農業園區以農為本的產業定位和本項目特色品牌定位,構建三大類產品體系,并以具體的項目建設支撐三大產品線。
文化田園(依托農業文化、地域文化等)
歡樂田園(針對親子休閑、運動休閑、田園休閑等)
度假田園(依托農村、農房、農園等)
(3)核心項目設計
確定農業園區項目設計基本原則:重生態、輕體量、輕建設。
確定農業園區項目創意基本依據:基于資源基礎、基于現狀發展、基于市場偏好、基于發展愿景。
關注項目落地保障,包括政策、用地等要素的支持程度。
在此基礎上,重點策劃3-5個龍頭項目并制定分布實施規劃,以項目為抓手示范帶動全區域農業旅游發展。
上面寫的相對比較簡單,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鄉村振興,不振興鄉村文化,談何能有靈魂?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1、鄉村民宿型
當人們越來越重視自我與個性,傳統賓館、酒店等標準化住宿,因為其呈現出的空間和服務與當下個性化的期待相違和,與人們本性的滿足日漸疏遠,鄉村民宿正式基于這一原因而被關注!
白居易曾說:“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隨著城市環境的惡化,城市人口“避霧霾、避忙碌”的需求,鄉村民宿是最佳選擇。而黃土貴精品民宿,在山野之地為人們打造了一個鄉村家,讓人們可以去體驗那種“晨興而起·荷鋤而歸”的生活狀態,去感受那份“低頭種菜·抬頭賞花”的鄉土情懷。
2、文化創意型
依靠傳統文化創新創意的藝術村/民族村/文創村等,該類型主要依靠歷史文化名村、少數民族村、鄉村藝術家、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對當地民俗文化進行活化創意,以文化創意為主帶動當地的農業和旅游發展。

依靠都市休閑農業做精做美的國家農業公園/農業休閑園(休閑田園、休閑牧場、鄉村營地、養生莊園、市民樂園等),該類型一般是滿足一二線城市都市人群需求的近郊項目,利用生態的鄉村環境為都市人提供一個親近大自然的田園式休閑方式。
4、康體運動型
以鄉村田園為生活空間,以休閑運動、農活體驗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達到回歸自然、修身養性、康體療養等的目的一種生活休閑方式。
通俗的說,鄉村振興是通過鄉村自我更新、產業升級與新業態植入來滿足城市消費需求,帶動當地區域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會伴隨吸引聚集都市人群來鄉村旅游,雖然不能說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的核心,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某形態的必然產物。
那么怎樣才能真正的農旅融合發展呢?
(一)基礎設施要加強
(1)旅游交通工程
包括交通基礎線路引導(對接外部交通、打通內部交通)、綠道與慢行系統優化(承接上一層次旅游規劃、完善全域綠道網絡)、交通配套設施建設(完善交通標識、慢行設施)、特色交通方式引導。
(2)旅游服務配套工程
包括線上的智慧信息服務(網絡端和移動端開發),線下的旅游集散服務(服務基營、服務點、自駕游集散中心三類服務設施)、旅游標識系統(綜合介紹牌、指示牌、景點介紹牌三類旅游導覽牌)、環衛設施服務等。
(3)旅游綠化種植工程
包括道路綠化體系引導(集鎮道路、景區外道路、一般道路分類引導)、濱水綠化體系引導、農耕田園綠化體系引導、生活空間綠化體系引導等。
(4)水系界面——旅游水系優化工程
包括生態優化(對本區域水系進行基礎整改,增強水系生態價值)、景觀提升(調整水、岸、林、田、村的關系,優化水系水岸景觀)、豐富游線(農鄉水上游線組織引導)、做足體驗(水上、水邊)等。
(5)鄉貌界面——鄉村環境塑造工程
編制專項技術標準,并給予專項資金補助,聚焦但不限于以下領域:房屋立面優化、道路硬化亮化、村莊綠化、垃圾處理。
(6)旅游環境保護工程
聯合多部門行動,促進本區域環境保護:強化監督管理、增強廢物處理、產業提質增效、強化宣傳教育
(二)運管體制要完善
(1)構建管理機構
成立本區域現代農業園區開發專職部門“管委會”,確定管委會核心職能:現代農業發展、農鄉旅游業發展以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
其中農鄉旅游業發展職能包括編制規劃、規劃推進、招商引資、系統工程、鎮村指導、營銷推廣等。
(2)明確開發模式
農鄉旅游開發模式建議:政府主導(管委會主導下鄉鎮政府執行)+外來投資(純外來資本投資開發+合作開發)。
(3)制定落地政策
土地政策:年度用地供應、用地差別化管理、引導閑置土地資源開發、引導集體土地利用。
財稅政策:財政資金投入、稅費扶持、減輕企業收費負擔。
金融政策:利用眾籌平臺,采用團購+預購形式,向愛好者(全社會)募集項目資金。
(4)實施人才保障
包括人才的培養、評定和引進等。

(1)產業要素構建
特色餐飲系統:圍繞本地特色農產品及美食,開發農家、漁家、林家、私家(精品民宿)、商家等不同主題旅游餐飲系列,打造美食農鄉品牌。
特色住宿系統:住宿系統分為酒店、民宿、營地三類,打造立體住宿系統,滿足游客不同層級需求。
景區游覽系統:創新產品設計、升級原有景區,創建新的農業休閑旅游示范點,打造全域旅游產品體驗,最終形成鄉村旅游區+旅游景區+旅游新業態(房車自駕車營地、藝術村落。民宿村落等)的產品體系。
特色購物系統:依托豐富的農特產品和民間特色商品,構建中心(購物市場)——節點(農家、景區、集散中心)兩級購物體系,打造覆蓋全域的購物網絡。
(2)產品體系構建
立足現代農業園區以農為本的產業定位和本項目特色品牌定位,構建三大類產品體系,并以具體的項目建設支撐三大產品線。
文化田園(依托農業文化、地域文化等)
歡樂田園(針對親子休閑、運動休閑、田園休閑等)
度假田園(依托農村、農房、農園等)
(3)核心項目設計
確定農業園區項目設計基本原則:重生態、輕體量、輕建設。
確定農業園區項目創意基本依據:基于資源基礎、基于現狀發展、基于市場偏好、基于發展愿景。
關注項目落地保障,包括政策、用地等要素的支持程度。
在此基礎上,重點策劃3-5個龍頭項目并制定分布實施規劃,以項目為抓手示范帶動全區域農業旅游發展。
上面寫的相對比較簡單,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鄉村振興,不振興鄉村文化,談何能有靈魂?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