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紅色旅游發展如何?紅色旅游策劃怎么做?
發布日期:2021-03-24 點擊數:230
中央財政對于紅色旅游的專項資金投入也在持續增加,在政策資金助力下,我國紅色文化旅游業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中央財政支持紅色旅游景區建設資金高達60億元。同時,紅色旅游景點也如同熊熊薪火,迅速在全國范圍內“燎原”。截至目前,我國已形成了12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以及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的紅色旅游發展大格局。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蕩滌,紅色旅游的發展已呈現出新的特點。如今,紅色旅游的受眾群體早已由步履蹣跚的老年人向年輕人過渡。據統計,紅色旅游景點的游客年齡結構相對年輕,其中,14歲以下的中小學生占比5.4%;20歲至 39歲青年群體占比57.3%,青少年及青年人群占絕對多數。“趁著寒假,我就帶著孩子去了一趟湖南省寧鄉市花明樓鎮劉少奇故里景區,讓他瞻仰偉人風采。”旅游愛好者大偉告訴記者,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帶著兒子去紅色景區逛逛,在增長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能讓兒子接受革命教育的洗禮。
隨著區塊鏈、5G、云、AI等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的快速崛起,紅色旅游新基建正成為其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基本支撐。據了解,目前已有不少企業看到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基于紅色旅游的前景與“錢景”。例如,華為已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術,推動敦煌莫高窟、故宮博物館等景區紅色旅游產業融合。而同程對此也做了相關布局。“同程正在建設的數字聯盟線上專題將全國范圍內加入的100個以上的目的地城市,以點亮全國紅色地圖及圖文、視頻、3D、VR等形式,用科技為紅色目的地發展賦能。”王凱表示,推出云旅游、云展覽等紅色數字產品,用廣大游客聽得懂、聽得進的方式講述紅色歷史、講好紅色故事,并充分發揮在線紅色旅游的傳播影響力,從而以網民喜歡的社交傳播方式,實現各地紅色文化數字化。
此外,如何更好地以“紅色旅游+”產業融合為導向,助力革命老區轉型發展?王聰認為,紅色旅游新基建對科技水平要求高、投入大。因此,她建議:首先,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級高新區、創新研發基地等創新載體,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次,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革命老區完善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因地制宜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北斗系統的應用實踐,并對參與紅色旅游新基建的企業提供各項政策利好;再次,支持地方完善人才政策和激勵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在科技人員制度創新等方面先行先試,鼓勵科研院所、高校與革命老區合作,提升革命老區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最后,進一步完善紅色旅游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充分利用新的科技手段進行配套設施智能化建設,提升檔次,增加游客旅游參與度和體驗感。
紅色旅游策劃怎么做?
1、做好紅色旅游資源的挖掘
紅色旅游資源分為有形和無形。一般的景區在遺址、故居、遺物、書籍等有形資源挖掘方面都做得比較到位,在歌曲、標語、詩詞等無形資源方面挖掘得不夠到位。從目前的大多數紅色景區來看,基本上還停留在走馬觀花的觀光旅游時代,展覽展示是紅色景區最主要的功能。而互動體驗的項目則普遍欠缺。
延安在無形紅色資源方面的挖掘就走在全國前列,這些年來,延安把當地紅色文化提煉為延安精神,以延安精神為核心主題,開發了一系列紅色旅游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益和社會效益。
2、做好景區的智慧化建設
紅色旅游景區大多數都是在觀光旅游時代建成的,那時候,景區還沒有開始全面的智慧化建設。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高科技的發展,紅色景區也要加強智慧化建設。智慧化建設的好處在于能夠大大節約人力資源,并且對財務、人力、安全、質量等方面的工作實施精準化管理,從而不斷提升景區的經營管理效益。
紅色景區的智慧化建設體現在票務系統、公共服務系統、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應急指揮等方面。以故宮為例,通過智慧化系統的建設,實現了對錯峰參觀,既保證了游客參觀體驗,也對景區起到了保護作用。
3、做好產品商業化和公益化的平衡
紅色旅游產品與一般的旅游產品不太一樣,在一定意義上,紅色旅游產品是一種教育工具,起著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的作用。因此,紅色旅游景區離不開商業化運作,但是又要避免過度商業化運作。所以任何一款紅色旅游產品的研發都要做好商業化和公益化的平衡。
商業化和公益化的平衡也體現在品牌傳播層面,紅色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營銷要注意商業化的分寸,既不能太娛樂,也不能太嚴肅,要在體現紅色精神的前提下,表現出富有時代精神的創意。
4、做好受眾的偏好分析
參加紅色旅游的人主要以政府機關人員和在校青少年為主。受眾偏好差別最大的當屬在校青少年。小學生對紅色價值觀的理解一般都停留在淺層次,受到人生閱歷的影響,小學生更喜歡有趣、好玩的紅色旅游產品。初中生和高中生開始有了一定的深入思考能力,并且擁有了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面對這樣的受眾,紅色旅游產品就需要加強文化內涵的注入,增加產品的思想深度和歷史厚度。到了大學生階段,則要注重表現紅色文化在國際歷史中的價值和影響力。
5、做好紅色旅游產品的加法
紅色旅游景區一定不能做成單一的紅色旅游模式。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紅色旅游既有公益性,也有商業性。從商業性層面來看,紅色旅游一定要做好加法。“紅色+綠色”是把紅色旅游與生態旅游相融合的發展模式。“紅色+古色”是把紅色旅游與歷史文化旅游相融合的發展模式。“紅色+農業”是把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紅色+工業”是把紅色旅游和工業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紅色旅游只有充分與其他業態相互融合,才能形成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要想田園綜合體更好地發展,應該這么做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蕩滌,紅色旅游的發展已呈現出新的特點。如今,紅色旅游的受眾群體早已由步履蹣跚的老年人向年輕人過渡。據統計,紅色旅游景點的游客年齡結構相對年輕,其中,14歲以下的中小學生占比5.4%;20歲至 39歲青年群體占比57.3%,青少年及青年人群占絕對多數。“趁著寒假,我就帶著孩子去了一趟湖南省寧鄉市花明樓鎮劉少奇故里景區,讓他瞻仰偉人風采。”旅游愛好者大偉告訴記者,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帶著兒子去紅色景區逛逛,在增長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能讓兒子接受革命教育的洗禮。
隨著區塊鏈、5G、云、AI等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的快速崛起,紅色旅游新基建正成為其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基本支撐。據了解,目前已有不少企業看到現代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基于紅色旅游的前景與“錢景”。例如,華為已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術,推動敦煌莫高窟、故宮博物館等景區紅色旅游產業融合。而同程對此也做了相關布局。“同程正在建設的數字聯盟線上專題將全國范圍內加入的100個以上的目的地城市,以點亮全國紅色地圖及圖文、視頻、3D、VR等形式,用科技為紅色目的地發展賦能。”王凱表示,推出云旅游、云展覽等紅色數字產品,用廣大游客聽得懂、聽得進的方式講述紅色歷史、講好紅色故事,并充分發揮在線紅色旅游的傳播影響力,從而以網民喜歡的社交傳播方式,實現各地紅色文化數字化。

紅色旅游策劃怎么做?
1、做好紅色旅游資源的挖掘
紅色旅游資源分為有形和無形。一般的景區在遺址、故居、遺物、書籍等有形資源挖掘方面都做得比較到位,在歌曲、標語、詩詞等無形資源方面挖掘得不夠到位。從目前的大多數紅色景區來看,基本上還停留在走馬觀花的觀光旅游時代,展覽展示是紅色景區最主要的功能。而互動體驗的項目則普遍欠缺。
延安在無形紅色資源方面的挖掘就走在全國前列,這些年來,延安把當地紅色文化提煉為延安精神,以延安精神為核心主題,開發了一系列紅色旅游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益和社會效益。
2、做好景區的智慧化建設
紅色旅游景區大多數都是在觀光旅游時代建成的,那時候,景區還沒有開始全面的智慧化建設。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高科技的發展,紅色景區也要加強智慧化建設。智慧化建設的好處在于能夠大大節約人力資源,并且對財務、人力、安全、質量等方面的工作實施精準化管理,從而不斷提升景區的經營管理效益。
紅色景區的智慧化建設體現在票務系統、公共服務系統、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應急指揮等方面。以故宮為例,通過智慧化系統的建設,實現了對錯峰參觀,既保證了游客參觀體驗,也對景區起到了保護作用。
3、做好產品商業化和公益化的平衡
紅色旅游產品與一般的旅游產品不太一樣,在一定意義上,紅色旅游產品是一種教育工具,起著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的作用。因此,紅色旅游景區離不開商業化運作,但是又要避免過度商業化運作。所以任何一款紅色旅游產品的研發都要做好商業化和公益化的平衡。

4、做好受眾的偏好分析
參加紅色旅游的人主要以政府機關人員和在校青少年為主。受眾偏好差別最大的當屬在校青少年。小學生對紅色價值觀的理解一般都停留在淺層次,受到人生閱歷的影響,小學生更喜歡有趣、好玩的紅色旅游產品。初中生和高中生開始有了一定的深入思考能力,并且擁有了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面對這樣的受眾,紅色旅游產品就需要加強文化內涵的注入,增加產品的思想深度和歷史厚度。到了大學生階段,則要注重表現紅色文化在國際歷史中的價值和影響力。
5、做好紅色旅游產品的加法
紅色旅游景區一定不能做成單一的紅色旅游模式。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紅色旅游既有公益性,也有商業性。從商業性層面來看,紅色旅游一定要做好加法。“紅色+綠色”是把紅色旅游與生態旅游相融合的發展模式。“紅色+古色”是把紅色旅游與歷史文化旅游相融合的發展模式。“紅色+農業”是把紅色旅游與鄉村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紅色+工業”是把紅色旅游和工業旅游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紅色旅游只有充分與其他業態相互融合,才能形成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關知識,可以聯系我們規劃師。要做家庭農場規劃、康養旅游規劃、田園綜合體、旅游規劃、庭院設計、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鄉村振興旅游規劃、策劃的小伙伴,想要得到免費旅游規劃設計方案,北京綠道旅游規劃設計專家互動哦!24小時專家熱線:15901049951(同微信)
此文來源于網絡整理+個人觀點,綠道聯合旅游規劃設計院http://www.cyxlxf.com/,如需轉載請說明出處!上一篇:要想田園綜合體更好地發展,應該這么做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