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鄉村振興中注入“新”“動”“能”
2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十九個“一號文件”,為開展鄉村工作思路提供了重大指導意義,《意見》指出,“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各地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在鄉村振興中,探索鄉村發展的“新”路子、激發鄉村人才的“動”力源、激活鄉村組織的“能”力擎,奮力譜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篇章。
探索“黨建+”模式,謀劃鄉村發展的“新”路子。“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產業興旺是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寶,我們要積極探索“黨建+”模式,讓基層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深度融合。一方面充分挖掘“黨建+資源稟賦”,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生態土壤等優勢,探索發展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產業,謀劃鄉村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產業品牌,引進配套發展娛樂性、體驗性和互動性項目,發展“旅游+”產業,做熱一批“網紅打卡點”。另一方面,成立“黨建+專家隊伍”,全面開展“三進三增”,進鎮、進村、進戶,增播、增產、增效,成立黨支部、農技專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組成的產業發展小組,以生龍活虎的干勁直奔現場、直達一線,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當好農民的技術顧問,努力實現農業生產“開門紅”,為春耕備耕保駕護航。
注重雙管齊下,激發鄉村人才的“動”力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于鄉村人才,堅持“嚴管”與“厚愛”雙管齊下。一方面,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不動搖,培養鄉村人才成為“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充滿力量的“全能虎”。鄉村人才通過“嚴管”,在糾紛調解、生態環保、綜合文字等多崗位歷練,既做到干一行專一行、學一行精一行,在干中學,在干中長,成為群眾的“活字典”“百事通”,為當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另一方面,堅持厚愛人才,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持續實施高層次人才工作室后備人才培育工程、本土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才購房補助政策,通過“師帶徒”方式培育后備骨干人才,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于“希望的田野”。
增強鄉村建設,激活鄉村組織的“能”力擎。“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有一個好的黨支部有利于鄉村發展建設,黨支部想干事、干成事,鄉村發展就會“芝麻開花節節高”。一方面開展各黨支部書記黨建比武攻堅活動,通過村黨支部書記互相“比一比”“看一看”“評一評”,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展開交流討論,培育支部皆有“特點、亮點、看點”。另一方面持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黨支部書記發揮“頭雁”效應,帶頭投資入股、發動外出企業家、對接市場,對村發展有思考、有規劃,通過充分盤活集體資產、土地流轉、集體資產承包、資源開發、村集體資金投資運作等方式,帶動村集體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下一篇:福建德化搞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