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旅游規劃,怎么利用好資源?
2021年6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旨在更好的發揮工業文化在推進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中的支撐作用。
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推動工業旅游從小眾走向大眾、并為后疫情時代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是有現實意義和價值的。既體現了文旅融合的政策導向,也進一步促進產城融合,更好地服務社會與城市發展。那么工業旅游該如何打造、怎么定位,并吸引客源?
一、聚焦工業遺產保護利用
隨著國內傳統工業產業調整、轉型、升級,發展工業旅游成為保留工業文明的新亮點。我們發展工業旅游的前提是要對工業遺產進行保護,要開展工業遺產調查、評估、認定,形成分級保護利用體系。將符合條件的工業遺產納入文物保護體系,價值突出的推薦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對于傳統工業遺產,可以延續功能,活化利用,經過修繕保護與改造利用,形成集休閑旅游、科普研學等于一體的綜合業態轉變,挖掘和提升工業遺產的價值。將工業遺址打造成為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意文化、休閑體驗于一體的文化生活新空間,助推企業轉型、城市更新、區域經濟發展。
二、突出文旅融合與多元發展
發展工業旅游應與都市旅游、紅色旅游、研學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休閑度假旅游融合發展。依托地方旅游資源和工業歷史文化,鼓勵企業改善土地資源利用和城鎮風貌,利用工業園區、工業展示區等因地制宜發展工業旅游;支持工業旅游景點創建科普基地,支持工業旅游科普場館改造升級,提升工業旅游的科普宣傳功能。同時還要充分挖掘歷史與現代工業旅游資源潛力,創新工業旅游產品,走差異化、特色化、品牌化之路,提升旅游者獲得感、滿意度。開發工業旅游消費品、紀念品、衍生品等,通過工業旅游產品的開發,將單純的參觀游覽延伸到購物、科普、文化體驗等綜合性產業鏈建設上來。
三、整合資源強強聯手
工業旅游中單個旅游項目吸引力有限,因此有必要整合資源,將工業旅游資源“串珠成線”,聯合打造縣級、市級、省級精品旅游線路,并結合當地旅行社等進行推廣。強強聯手、化零為整,強化對游客的吸引力。建立工業旅游資源共享、線路串聯和品牌共建機制,深化工業旅游合作和宣傳推廣,串聯起更多城市歷史文化、工業制造、消費娛樂的多元體驗。
注重頂層規劃實現數字化。要將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工作納入城市總體規劃,使其更加科學、規范、可持續。工業旅游要盡量實現數字化,將旅游業、工業經濟、數字經濟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充分釋放工業旅游發展潛力。運用最新信息技術,通過數字化、可視化、互動化、智能化改造,比如通過VR、AR等技術,創新推出“云參觀”“云看展”“云購物”等工業旅游產品,讓人們在線上也能參觀景區、購物等,實現高起點建造工業文明傳承與科普、教育的新載體。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下一篇:福建德化搞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