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特色小鎮,這3個規劃是重點
目前,我國大部分特色小鎮都是在盛極一時的開放之后,才逐漸消退;這是不可避免的情況。一個是旅游業在全國各地發展,這不可避免地分散了游客的來源;在又一次新鮮感之后,特色小鎮缺乏信息的問題出現了,很難長期吸引游客。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做好特色小鎮,這3個規劃是重點。
工業規劃
在國內供給側改革和產業升級背景下,特色小鎮將成為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的重要載體。產業的規劃和引進是建設特色小鎮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
特色產業的演化是一種自組織行為,并不完全依賴于人類的規劃。特色產業的選擇必須植根于資源稟賦,離不開區域優勢產業等核心支撐因素。注重區域特色與長遠發展的辯證關系,是精準研究產業定位的基礎,也是特色小鎮運營成功的關鍵。
特色小鎮必須具備“產業特色”,依托各種平臺發展特色產業。產業規劃要聚焦全省最具特色和競爭力的產業,聚焦產業細分,依托全省主要新興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發展不同產業類型的特色小鎮,省級產業集群專業小鎮等平臺。通過資源利用方式和產業布局方式的全方位轉變,小鎮特色產業將更上一層樓。
施工規劃
特色小鎮建設的痛點和難點是前期投入大、回報期長、運營難。因此,要科學制定發展目標,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功能定位,切實提高特色小鎮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合理確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實現“定空間、定產業、定項目”規劃。
在特色小鎮實際推廣過程中,在嚴守底線和紅線的前提下,科學定位特色小鎮主導產業,切實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突出企業主體地位,推進特色小鎮市場化運作;圍繞主導產業發展需要,完善公共平臺產業配套,惠及更多市場主體,實現“百年工程”愿景,讓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展現出特殊的地域文化氣質。
土地利用規劃
作為一種新興產業,特色小鎮的土地需求與以往的建設項目不同。在政策供給方面,土地政策類型多,整合應用空間大。小城鎮建設要立足現有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堅持土地集約利用,創新土地利用政策,建立城鎮低效土地再開發與年度新增建設用地掛鉤制度。
增加特色小鎮土地供應,優先配置小鎮重點項目建設用地指標,依法依規組織農用地和生態用地配置。應鼓勵點土地供應、混合土地供應和建筑物綜合利用。鼓勵利用增減掛鉤、土地低效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農村宅基地租賃等方式盤活現有建設用地資源,通過優化新增建設用地規劃指標配置,鼓勵合理利用土地,滿足特色小鎮發展需要,加快組織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直接市場交易。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下一篇:福建德化搞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