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要積極做好脫貧攻堅工作
鄉村振興具有漸進性、持久性、整體性和全面性的特點。脫貧攻堅主要解決發展中的不平衡問題,而鄉村振興主要通過解決方案不足來解決不平衡問題。那么鄉村振興就要積極做好脫貧攻堅工作。
1、堅決守住防止大規模減貧的底線
壓實和鞏固各級扶貧成果責任,確保不松懈、不跑偏。加強動態監測,防止返貧。實施發展援助措施,監測有勞動能力和意愿的家庭。完善分級分類的社會救助制度,確保有底線。鞏固和完善“三包”和飲水安全保障工作成果。
2、增強扶貧地區和人民的內生發展動力
以增加脫貧人口收入為根本要求,以促進扶貧縣加快發展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產業就業,不斷縮小收入差距和發展差距。中央財政安排的鄉村振興補貼用于產業發展的比例要力爭提高到60%以上,重點支持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發展。鼓勵扶貧地區有條件的農民發展庭院經濟。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消費幫扶,持續推進消費幫扶示范城市和生產區創建,支持扶貧地區打造區域公共品牌。
對財政資金和幫扶資金支持的經營性幫扶項目,要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增收。管理和用好扶貧項目資產。深化東西部勞動協作,實施防止返貧就業行動,確保扶貧人員就業規模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繼續舉辦就業援助講習班和其他工業援助項目。充分發揮農村公益性崗位的就業保障作用。
深入開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在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施一批補短板促振興重點項目,深化對醫教干部和人才實施“組團式”幫扶,更好發揮對農村干部和科技特派員的產業幫扶作用。深入開展鞏固易地扶貧搬遷成果和易地扶貧人員就業幫扶專項行動。
3、穩定和完善援助政策
落實扶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政策。開展全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發展成效監測評估。繼續向貧困地區提供信貸,扎實做好貧困人口小額信貸工作。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幫扶項目的財政支持力度。
深化東西部合作,組織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縣(市、區)和扶貧縣開展聯合振興行動,帶動扶貧縣承接和發展更多勞動密集型產業。繼續向中央單位提供有針對性的援助,調整和改善結對關系。深入推進“萬企萬村”行動。研究轉型期后農村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的常態化援助機制。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上一篇:下一篇:福建德化搞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