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農旅融合讓產業有活力,旅游有魅力
發布日期:2021-09-26 點擊數:198
自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哈巴河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融合發展為主線,結合縣域文化旅游資源稟賦,深入挖掘歷史文化、生態建設、鄉村產業等優勢,豐富旅游產品業態,培育全域旅游核心亮點,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來自疆內外的地理地質、動植物、環境環保、歷史文化、文物考古、空中遙感等領域的十幾位專家團隊走進哈巴河,進濕地、看巖畫、賞樺林,全方位、多角度對哈巴河縣獨特的地形地貌、文化遺址遺跡、原生態旅游資源、高端旅游資源等進行調查科考,探討發展定制旅游的各種模式以及延續性,提高旅游宣傳、旅游業態、旅游景區打造提升等工作,增強旅游產品供給能力,為中國特種(定制)旅游打造新的目的地。
哈巴河縣文旅局局長楊志琴說:“籌劃開展此次旅游秘境綜合“科考行”活動,是以綜合科考的形式,捆綁組合我們哈巴河縣旅游資源優勢與歷史文化內涵。下一步,我們要把這次活動作為文化潤疆的一個抓手,更好的挖掘展示我們本地的風俗民情文化和高端旅游文化產品。以我們獨特的優勢文旅資源,推動我們旅游業的發展,帶動咱們農牧民群眾吃上旅游飯,進一步提升我們特色資源的吸引力、美譽度和知名度。”
進入秋季,薩爾塔木鄉中草藥種植基地里花開爭艷,吸引了大批周邊群眾和外來游客駐足觀光。為“額河藥谷·樺林綠城”聚集了人氣,帶來的財氣,更提升了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拉動了縣域經濟的新增長。
“我們這花運到工業園區深加工之后,加工成龍元葵花直接可以當茶飲,可以做成功能性草本植物紅茶,加工成龍元醇白酒,后續的銷售渠道我們都在慢慢的陸續打通。” 新疆額河藥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郭紅偉說。
哈巴河縣優美的自然風光也直接帶動了當地牧民發展旅游帶動家庭收入的積極性。今年54歲的木哈買提是哈巴河縣庫勒拜鎮喀英德阿熱勒村村民。該村緊靠白樺林景區,2018年,木哈買提鼓足勇氣,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申請了15萬元低息貸款,開起了村里的第一家農家樂。憑著妻子的一手美味農家飯菜,加上小院周圍的美景、周到熱情的服務,農家樂的生意越來越好。
“在經營一段時間后,農家樂有了一萬多元的收入,我們也有了信心繼續走下去。之后我們想著打造更好的環境,所以改造了周圍的設施,比如院子、衛生間問題等。接待過北京、上海等地從事藝術工作的客人,那年的收入是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我們相信農家樂會經營的越來越好。”哈巴河縣庫勒拜鎮喀英德阿熱勒村村民木哈買提·力汗說。
今年以來,大批縣內外黨員干部職工、群眾、游客齊聚哈巴河縣黨建圖書館、紅色旅游博物館等地,學習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使哈巴河縣成為紅色研學之旅、“紅色游”的熱門打卡地。與此同時,哈巴河縣堅持文旅資源保護與開發并重,全方位、多層次開發文化旅游資源,有效增強了文化旅游熱度,使旅游業態更加豐富。
“自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我們積極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把中草藥基地變成了景區,把中草藥產品和農牧產品變成了旅游商品,做足了具有我們本地特色的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產業旅游的文章,形成‘農旅融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產業格局,通過農旅融合,‘融’火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也‘融’活了旅游富民的這篇大文章,助推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釋放鄉村振興潛力。”哈巴河縣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周曉蕓說。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上一篇:這3個關鍵點,為鄉村振興蓄力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近日,來自疆內外的地理地質、動植物、環境環保、歷史文化、文物考古、空中遙感等領域的十幾位專家團隊走進哈巴河,進濕地、看巖畫、賞樺林,全方位、多角度對哈巴河縣獨特的地形地貌、文化遺址遺跡、原生態旅游資源、高端旅游資源等進行調查科考,探討發展定制旅游的各種模式以及延續性,提高旅游宣傳、旅游業態、旅游景區打造提升等工作,增強旅游產品供給能力,為中國特種(定制)旅游打造新的目的地。
哈巴河縣文旅局局長楊志琴說:“籌劃開展此次旅游秘境綜合“科考行”活動,是以綜合科考的形式,捆綁組合我們哈巴河縣旅游資源優勢與歷史文化內涵。下一步,我們要把這次活動作為文化潤疆的一個抓手,更好的挖掘展示我們本地的風俗民情文化和高端旅游文化產品。以我們獨特的優勢文旅資源,推動我們旅游業的發展,帶動咱們農牧民群眾吃上旅游飯,進一步提升我們特色資源的吸引力、美譽度和知名度。”
進入秋季,薩爾塔木鄉中草藥種植基地里花開爭艷,吸引了大批周邊群眾和外來游客駐足觀光。為“額河藥谷·樺林綠城”聚集了人氣,帶來的財氣,更提升了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拉動了縣域經濟的新增長。
“我們這花運到工業園區深加工之后,加工成龍元葵花直接可以當茶飲,可以做成功能性草本植物紅茶,加工成龍元醇白酒,后續的銷售渠道我們都在慢慢的陸續打通。” 新疆額河藥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郭紅偉說。
哈巴河縣優美的自然風光也直接帶動了當地牧民發展旅游帶動家庭收入的積極性。今年54歲的木哈買提是哈巴河縣庫勒拜鎮喀英德阿熱勒村村民。該村緊靠白樺林景區,2018年,木哈買提鼓足勇氣,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申請了15萬元低息貸款,開起了村里的第一家農家樂。憑著妻子的一手美味農家飯菜,加上小院周圍的美景、周到熱情的服務,農家樂的生意越來越好。
“在經營一段時間后,農家樂有了一萬多元的收入,我們也有了信心繼續走下去。之后我們想著打造更好的環境,所以改造了周圍的設施,比如院子、衛生間問題等。接待過北京、上海等地從事藝術工作的客人,那年的收入是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我們相信農家樂會經營的越來越好。”哈巴河縣庫勒拜鎮喀英德阿熱勒村村民木哈買提·力汗說。
今年以來,大批縣內外黨員干部職工、群眾、游客齊聚哈巴河縣黨建圖書館、紅色旅游博物館等地,學習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使哈巴河縣成為紅色研學之旅、“紅色游”的熱門打卡地。與此同時,哈巴河縣堅持文旅資源保護與開發并重,全方位、多層次開發文化旅游資源,有效增強了文化旅游熱度,使旅游業態更加豐富。
“自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我們積極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把中草藥基地變成了景區,把中草藥產品和農牧產品變成了旅游商品,做足了具有我們本地特色的紅色旅游、生態旅游、產業旅游的文章,形成‘農旅融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產業格局,通過農旅融合,‘融’火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也‘融’活了旅游富民的這篇大文章,助推我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釋放鄉村振興潛力。”哈巴河縣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副局長周曉蕓說。
注:本圖文來源于網絡平臺,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上一篇:這3個關鍵點,為鄉村振興蓄力下一篇:【綠道案例】遵義游樂園——黔北最大的游樂園
相關內容